党建共建活动心得体会--於向阳
来源:    时间:2021-04-30    字体显示:

 

2021年4月21~23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赴湖南长沙学党建党史活动,长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这里有着伟人的足迹,伟人的历史。活动期间我们主要参观了岳麓学院,毛泽东纪念馆,橘子洲头。
岳麓书院最开始是一座私人学府,毛主席当年就在岳麓书院读了一个月。参观中最先留下印象的就是主席当年宿舍的布置,一张简易的书桌,一张古朴的木床,再无他物,房间被工作人员收拾的很干净,给人一种朴素,清新感,遥想当年主席风华正茂,挑灯夜读,伏案疾书,边看边思索的样子。印象最深的是讲堂墙壁上的一副对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徒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这句出自清代的旷敏,后收录于岳麓书院,主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长大的。莎士比亚说过:“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如果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错在我们自己。”因为自己没有把持住命运。《菜根谭》有“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厉害谁能瞒昧我?”当我们可以安闲的庭前漫步,才有可能得以超脱,也才可能完成人生对是非、毁誉、得失的超越。
毛泽东纪念馆主要以图文形式展现了主席从青年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经历。一份珍贵的毛主席回复外国友人的书信给我留下深深印象,如醍醐灌顶直击内心。850字的书信“读书”两字占到60%的篇幅,主席小时候就爱读书,读《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西游记》,书中故事几乎背出,并反复讨论,跟同龄人讨论,跟老人讨论,甚至比说书的还要清楚书中细节。再大些了白天帮家里干活,晚上帮父亲记账,但还是继续读书,如饥似渴的读书,阅读一切自己能够找到的书。再后来读到《盛世危言》,《盛世危言》的警世在心里埋下种子。再后面,主席继续读书,读各种书,终于他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并取笔名“子任”,后期,主席又继续为了这个伟大的任务继续读书,读到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马列主义。主席的一身一直在读书,不断的读书,不断的汲取养分,以古鉴今,博学博识,并学以致用!
橘子洲是主席当年从湘江游泳至岳麓山的必经之地,它成名之于主席在橘子洲头做赋《沁园春.长沙》,诗小学就读过,当时太小不解诗中意,此时此景,沿着主席的足迹,站在主席站过的土地,一样的风,一样的树,不禁被主席的诗,主席的胸襟,主席的思想深深折服!崇敬之意油然而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粪土当年万户侯,待到春来我不开口,哪个虫儿敢开口!美国前总统布什就说过:毛主席身上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力量!这种力量从小就渗透进主席骨子力,植入骨髓里。这种力量正是主席对自身判断的绝对肯定,对自身信仰的绝对信任,对自己的理想、目标的绝对坚定!非大毅力不能行,非大智慧不能成,非大情怀不能胜!
此次的党史学习,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主席的事迹,获益非浅。从伟人的成长经历中,我感受到学习、读书的重要性,正如雨果所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正是这种养料!”。主席在长沙除了读书还每天坚持游湘江,登岳麓山,锻炼身体,正如主席后期总结“要发展体育,锻炼身体,不能做贾宝玉、林黛玉式人物,若人人都这样,还谈何革命?”。主席不仅追求智慧的造诣,在身体上更是强健自身。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要向主席学习,生而为人,当如斯尔,强健体魄,增其益智,养以情怀,念天下之忧而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工程部 於向阳
2021年4月30日